当前位置:系统粉 >   安卓资讯 >   关于华为,谈谈自己的小想法

关于华为,谈谈自己的小想法

时间:2019-12-11 来源:互联网 浏览量:


关于华为,谈谈自己的小想法(1)


​最近华为的事情很火,不想谈事件本身,因为觉得这里面全部的事实还未可知,目前网上的稿子情绪性也比较大。


但是关于这家公司,却一直有自己的一些小观察。简单汇总一下在这里。


1、#产品和技术#


从技术的角度来讲,毫无疑问,华为是很强的。包括现在5g,一些新兴的技术方面。


产品上,我自己个人之前买过p30,最开始的感受是很喜欢,因为后置拍照的虚化和景深效果做的不错,但前置拍照比较一般,无法满足我的刚需,故而又换了别的手机~


很多人买华为手机,说这是唯一能拍月亮的手机。但其实它的拍照效果,我个人感觉更多还是依赖算法。当然你要说现在所有国产手机都是这样……是…… 所以试过这么多手机以后,仅拍照这一点,我还是更倾向苹果多一些。


某种程度上,国产手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打法,主打美颜拍照,包括这类的名词术语,更多还是由中国市场的用户所决定的。不同国家所处的阶段包括环境特点不太一样,比如在印度,男人会花式自拍(早在2016年初,印度政府就向各地方邦建议设置“自拍危险”警示牌);在美国,人们可能自拍时更崇尚那种健康的美。


不同的市场,也决定了企业产品打法的不同。可以理解。但作为一个科技girl,我个人还是更喜欢一些能让我surprise的产品。比如之前黑莓有几款手机的设计,就非常好看;也喜欢索尼手机外壳的四个角,比较有商务感(不喜欢苹果的圆角);google pixel的长相…… 都很喜欢。


但这种喜好比较偏外观、设计,也比较个性化。这里不作为评判依据,就不再赘述。


2、#文化和制度#


之前认识几个诺基亚的朋友,在诺基亚都待了很长时间。我就感到好奇,问他们为什么。这是与其中一个人的对话。


1、你能不能大概讲一下自己的职业成长?


回国以后,加入诺基亚,开始从一个工程师,转成一个敏捷教练。 那是2011年,我们说诺基亚是中国敏捷圈的黄埔军校,然后我在诺基亚呆到2019年。


2、那个地儿是有什么魔力吗?还是说那个时候没有感觉到什么职场天花板?


诺基亚,是一个让你很喜欢它的企业,它的文化特别好。它的核心是说,我们要去发展我们的员工,我们要关心尊重每个人。


3、具体体现在哪里?你说文化好,这个东西要落实到实际。


我到别的公司以后,这种感受就非常强烈。


第一点是说,它是一家有愿景的公司。诺基亚到今年是150年。你看,企业跟人一样,很少有企业能活过一百岁的。你看它一开始,就是做厕纸的,到今天做通讯设备,是为什么? 他是有愿景的,他希望通过科技拓展人类无限可能。这不是一句空话,他真的是一直在骨子里面做创新。


第二,它有很明确的文化。每个人的行为,都是被文化所指引的。


第三,他真的关心每一个人。就像我现在来到新公司,对文化愿景这些一无所知,即便走了,可能也是没有感情的。


在诺基亚,你觉得自己是被重视的,或者说公司愿意投时间精力去培养你。比如每人每年必须有40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公司愿意付钱让你去学习。


4、诺基亚文化这么好,却还是没跟上时代。


它的重心并不在国内,而且他其实一直定位自己,不是一家to C的公司。它是一家纯to B的公司。这是它的定位核心。


第二就说,其实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可能受落败的很大原因就是他太以人为本或者太对员工太好了,对员工的好处有什么问题呢?我现在说举个例子,比如说华为说我需要狼性,我周六加班是必须的,那不是加班必须上班,你休息的时候别人在加班,你怎么干的过别人。


5、你所说这个,华为的狼性,可能也会带来内耗。


对。你看他在国内越受欢迎,在国外越受压制。


其实上述对话中,把文化作为单一因素,去讲企业的结果,就是这个“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逻辑,可能是不成立的。因为诺基亚没落可能有自身战略原因,没跟上时代,等等。总之来讲,就是一个事后论证的东西,所以并不客观。


但我为什么把这个对话放出来,根本原因还是,觉得这个思考是有价值的。因为在企业待过,你会发现,每个企业就像一个人一样,文化是创始团队气质的延伸,制度是文化的显性表现,而且白纸一样的员工,只要在这个环境待久了,就不可避免会被同化。


在这个事情上,我有几个自己的小想法。分享一下给大家,不一定完全对,只是提供一些自己的思考和观察。


1、企业文化和创始人息息相关。但真正的落地执行还是依靠制度。


所以不要听那种只跟你讲文化画大饼的企业,而是要看,它们是否真的落到实处。


2、很多企业喜欢校招生。因为一张白纸,好培养。


简单来说,当你在心智上影响到一个人,让他用你的文化价值观去思考问题时,那么行为上他的一致性就会更强(大概率),整个企业的向心力也会更强。


对企业来说,这当然是好事。但这同时也会引出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一个企业的文化价值观非常之强,强到一定程度,甚至是自己核心壁垒之一时,那它也会同时面临一些问题。


比如原有文化如何升级,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不被时代抛弃。这是为什么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要经常更新六脉神剑的原因之一;


比如内部的这些员工,如何更好地跟外部融合,去发展自己的能力。因为你在某个环境待久了,很难不沾染这样的气质。在这样的环境,你越舒服,当你出来的时候,你可能会越不舒服。


比如企业招来一些优秀的人,但文化价值观上需要改造的成本很高。那么到底是要更优秀的人,还是文化价值观合适但不那么优秀的人?


……


这才是我认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逻辑。


所以可能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意识到某样东西是自己长处的同时,也需要同时意识到短板,而不是沾沾自喜,满足现状;与此同时,也应该去发展文化以外的竞争力,这样才能有更加多元的竞争力。


3、


不对任何一种企业文化做价值判断。


比如很多人喜欢狼性。很多人喜欢温和。


每个企业的文化价值观,是由创始人的背景,企业的背景所决定的。这是它能活到今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也可能是这个企业自身最合适的,自生长的方式。


所以,不做道德评价。


比如你讲华为很狼性的时候,在某些层面,这种狼性可能会伤害到个体。某些层面,可能又对个体有益。


举个例子。据我所知,很多加入华为的校招员工,本身可能并不是那么优秀,但华为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们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积累起第一桶金。对于很多普通人而言,这就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社会里。


在某些层面,这种狼性可能又会伤害到个体。最近发生的事件,可能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为什么我说不要去做道德评价。是因为我意识到,这是一种选择。一种交换。比如我就不是一个特别狼性的人,那我就不要去这样的企业好了。比如我是一个愿意被改造的人,愿意通过这种改造得到我想要的那些东西,那些其他地方给不了我的东西,那我觉得,这就是交换。


当然某种程度上,劳资天生是对立不平等的。这也是今年为什么有大量关于996、裁员事件探讨的一个很重要原因。但很多文章没看到本质,总在讲一些边边角角的事情。(关于职业这个事情,后续会出一篇比较大的稿子,去做一些理性探讨和分析,也欢迎大家关注。)


包括996的探讨,我意思是,作为一个弱势的个体,你和企业天生就存在不对等关系。你有什么办法才能让自己摆脱这个困境?要么,降低对企业的依赖;要么,增强个人的能力。总而言之,你要想清楚,自己的选择是什么,自己是不是愿意为这种选择付出代价。


讨论这么多,倒不是在为华为说话。比如我自己,我就知道,我肯定去不了这样的企业。因为我不是这样的人,对吧。


3、#传播和舆论#



很多人说,华为的公关很强大。但其实整个手机行业的公关,都不差。这是由行业特点决定的。


电子消费品,更迭速度很快。你想想华米OV之前,淘汰了多少家企业。上一次是3g转到4g,很多之前特别知名的品牌,一夜间,樯橹灰飞烟灭。


但这不是我们今天要说的重点。


仅从舆论和传播角度而言,我是认为,华为在这里面,确实也值得单独拎出来讲一讲。


华为的特点,不仅仅局限于它是一家手机企业(还有一些b端的业务等等)。这种东西,决定了它在传播层面会天然有一些优势。——我指的优势,是什么都能沾边,社会民生,包括贸易战,所有这些事情,你发现华为都会卷涉其中。


孟晚舟事件给华为带来了不少好感和关注度。但问题在于,大家有时候太情绪化了。我指的是大众传播。正是因为这种情绪化,所以那些之前很捧华为的人,这次可能有相当一部分,又会倒戈得非常明显。


这里就要提到流量反噬的理论了。


一个站在风口浪尖的企业。首先,你是主动站在风口浪尖,还是被动。有些企业是主动,有些是被动。


其次,这种流量,对你来说,是好事,还是不好。会不会对你有反噬作用。这也要结合具体的情景来说。


说到底。万事万物,不过平衡而已。


但平衡,可能恰恰又是最难的事情吧。


(突发奇想写了这么多。今天就到此为止好了。)

我要分享:

编辑推荐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1 系统粉 版权声明 最新发布内容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