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8 来源:互联网 浏览量:
CNET科技行者 9月27日 北京消息 (文/Fei Gao):最近很多人可能被一篇印度高管执掌硅谷的文章刷屏了,接下来我要讲的就是一名印度裔高管在一家高科技公司的真实故事。
盖茨参加今年的彭博全球商业论坛时,又一次被问“Ctrl+Alt+Del”重启电脑的问题,由于这三个按键在键盘上的距离如此之远,操作起来是如此的不方便,在过去的N年间,屡屡有人问盖茨是不是后悔当初这么设计。盖茨又一次坦诚当年是他错了,“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不会这么设计,如果你要问会用几个键,我会说用——一个键。”,但盖茨也补充道,你不能回头去看人生,去改变那些小事,那样会把其他事置于风险之中。(You can't go back and change the small things in your life without putting the other things at risk),这话听起来有点蝴蝶效应的味道。不过盖茨明确了一件事,重启一台电脑,最好的选择是一个按键。但如果是重振一家公司呢,一个微软这样规模达到千亿市值的公司,盖茨的答案应该也很明确——是“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萨提亚?纳德拉,美国又一个执掌跨国科技公司的印度裔高管,现任微软的第三任总裁和CEO。
半个月前,我和一位同在媒体领域工作十数年的朋友聊天,谈到对几个科技公司现状的看法,说到微软时,我们的意见保持一致,那就是这家公司已经在转型成功的路上了。不止我和这位朋友这样看,在9月25日于奥兰多举行的微软Ignite大会上,无论是碰见微软内部的员工,还是同行的海外记者、分析师,他们也都持同样的看法,认为在萨提亚执掌微软之后,这家公司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重新聚拢产业的目光。
一个看爱读书的CEO和他眼中的“同理心”
图1:萨提亚的书《Hit Refresh》封面,比尔?盖茨亲自作序
盖茨对这位微软新掌舵人的认可不是外界主观的臆测,而是写在一本书里的评语,书的名字叫做《Hit Refresh》,作者就是萨提亚?纳德拉,这是一本记录他自己职业生涯自传性质的著作。这本书9月26日才正式对外出版发行,就是Ignite开始后的第二天,作为本次会议的参与者,我优先拿到了《Hit Refresh》并成为了这本书的全球第一批读者。翻过目录,你会发现这本书第一部分的内容就是比尔·盖茨写的前言,“他(萨提亚)一开始在Server软件部门,后来成为搜索团队的一员,我们在这个领域落后于Google,在这个工作过程中我和他有很多密集的交流。”盖茨特别说,“关于微软的战略,萨提亚(向我)提出了很多聪明的问题,而且他和骨灰级的工程师也能相处的很好。他谦虚,有前瞻性,而且很务实,所以我完全不惊讶有一天萨提亚会成为微软的CEO”。
对盖茨这个级别的人来说,“和骨灰级的工程师也能相处的很好”,不像是一个随口说说的例子,因为盖茨自己就是一个骨灰级的工程师。而对微软这样一个庞大的公司来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技术和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部门和部门之间的关系,也必然会出现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和资深的工程师“相处的很好”并不简单,因此这句话正面印证了萨提亚出色的沟通协作能力。不过反过来看,如果一个组织内部的“相处和沟通”出了问题,业务的发展必然也会出现问题,萨提亚也这样剖析微软,在这本书正文的第一页,他直言不讳的自揭伤疤,“我在1992年加入微软,就是因为我想和一些认为自己可以改变世界的人一起工作,但是后来的微软,创新被官僚取代,团队合作被公司内部政治取代”。或许是基于对公司的洞察,上任伊始,萨提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塑协作沟通的企业文化。为什么我在这里用“重塑”这个词而不是“改变”,源自《Hit Refresh》这本书的副标题:The Quest to Rediscover Microsoft’s Soul and Imagine a Better Future for Everyone。萨提亚认为微软并非没有协作的传统,“微软最强大的时候,就是互相协作的时候”,微软的一名总部高管当面对我援引萨提亚的话,萨提亚希望重新发现微软的灵魂,而不是毁灭后创造,如果用中文的语境,我们可以把这叫做 “不忘初心”。盖茨也说,萨提亚做的事情并不是宣布和老微软决裂,“当你敲击刷新键(Hit Refresh)之后,一些原本在这个页面的东西保留在原地了”。而萨提亚推动协作的方法呢,首先就是让高管都去读一本书——马歇尔.罗森伯格的《非暴力沟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引用快公司报道里微软总裁兼首席法律官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的一句话,纳德拉交办的这个阅读作业“是他侧重在转型上的第一个明显迹象,即这种转型不仅仅是商业策略上的,更是文化上的”。微软Office总经理Jared Spataro向我证明了这种文化重塑的作用,微软今年发布了一个名为Microsoft 365的方案,把微软最受企业用户欢迎的“Windows 10、Office 365、企业移动和安全方案”全部整合到一起。这个工作看似简单,实则对微软来说一点都不简单,因为这涉及不同部门的分工合作,我知道一些在跨国公司工作的朋友读到这里可能会暗自点头说“是”,在企业内部,平衡不同部门的投入产出比是一个何等复杂的工作和公式。但是Jared说,“萨提亚做到了让微软重新具备了这样的能力,而且萨提亚不仅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萨提亚自己召开各种合作会议,检查各种协作项目的进度,身体力行的推动这件事。“
图2:微软横跨多个部门、产品组的方案越来越多,背后是协作机制
非暴力沟通的一个关键词叫做同理心,同理心这三个字,也贯穿了萨提亚在Ignite大会上的整体发言,无论是他的主题演讲,还是在他与畅销书《乔布斯传》的作者Walter Isaacson的对话中,更是在《Hit Refresh》这本书中。在维基百科的定义中,同理心是“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一旦沟通的双方具备同理心,矛盾就会大幅度化解。美国前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也出现在本次大会,她在对话中也回应了这个说法,米歇尔说,“就领导力而言,同理心、耐心和展现价值最为重要”。
图3:米歇尔?奥巴马也认同“同理心”对于领导力的作用,她的人气实在是爆棚
协作的开始:外部和内部,文化与管理
内部协作出现了,微软的外部协作也出现了,实际上,对有些企业而言,或许外部协作可能比内部协作甚至更简单。第一次看到微软对于外部协作看法的转变,是源于之前参加的微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现在已经更名为Microsoft Inspire),在那次大会的展区里,出现了红帽Red Hat公司(以下简称红帽),这释放出了一个非常不同的信号,也让当时的我大吃一惊。要知道,红帽是一家基于开放源代码Linux技术的公司,微软恰恰相反,是靠闭源软件起家的,开源和闭源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开发理念。而且在过去的十几年当中,微软和Linux开源阵营一直冲突不断,微软的前任CEO鲍尔默在2001年甚至将Linux比作癌症。有了这样一次前例,在这次Ignite大会上,当我再次在展区看到红帽时,已经不感到惊讶了。红帽成为本次大会的金牌赞助商之一,微软还宣布将把自己的Windows Server容器技术和SQL Server 2017数据库管理系统,这两个核心技术植入到红帽的Linux的平台中,两家公司的关系已经越来越紧密。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两年微软的对外合作接连不断,9月初,微软公布了一个和同城公司(西雅图)亚马逊的合作,使用亚马逊Alexa设备的用户,可以通过“Alexa, open Cortana”的命令唤醒微软的语音助手Cortana并与之谈话,同样在Cortana平台,也可以呼唤Alexa服务。这样用户就可以在Alexa上实现部分Office功能,在Cortana上实现网上购物功能,两者还共同推出了一套开放神经网络交换格式(Open Neural Network Exchange),让两家公司的神经网络框架可以互通。再往前追溯,则是Office在苹果的iOS平台上架,实现了完全的跨平台。
不过要完成这么大的管理革新,实现企业风格的转换,不会只是靠文化起作用,美国的一位媒体专家(也是微软专家)朋友对我说,“都在说微软靠谈文化就实现了变革,我不觉得,我和微软的很多员工谈过,微软还重新调整了它的绩效体系,这个可能更有用”。这里提到的绩效体系是这样的,在微软新的KPI中,不再唯尊个人成绩,而是推崇团队合作,这个体系会评估“你的业绩对团队的贡献,你帮助别人做了什么,你让别人帮助了你什么。”而对于微软所进行的外部协作,这位老朋友的看法是,微软必须这么做,必须和看起来是对手的人合作,这是大趋势。在萨提亚上台之前,微软在某些领域已经没有存在感,比如移动端平台,另一方面客户提出了真实的业务需求,比如需要Linux平台的支持。不能只依靠文化宣讲改变企业运营方式的提法不失客观,对于微软这么大的组织而言,文化和管理手段都不可或缺。
但另外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视决断的作用,我们看到太多大型公司受困于执念,比如诺基亚当年的手机业务。全世界都知道除了iOS和安卓平台,很难再有第三种手机OS,诺基亚还是先选择Meego浅尝辄止,又选择了Windows Phone赌上身家,看不到安卓作为第三方平台的大机会,最后丢掉了移动终端这个庞大的业务。从这一点上看,是萨提亚帮助微软下了革新的决心。这里还有一个细节可供参考,亚马逊和微软近期的合作,实际上是亚马逊的CEO贝索斯在去年的微软CEO峰会上向萨提亚主动提出的,这正说明了合作确实是大势所趋,也说明了合作对微软来说并非无先例,毕竟这个微软CEO峰会已经开到第二十界之久,相信有不少合作是从这里走出。正如萨提亚的书名副标题Rediscover Microsoft’s Soul,合作对微软不陌生啊,其实回望1981年,也是微软的MS-DOS和IBM PC合作之后才硕果累累。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书籍对于萨提亚的重要性,见过他的办公室的人会告诉你,那里就像一个小型的图书馆。在和公司管理团队交流时,除了《非暴力沟通》,萨提亚还推荐了另外一本书,《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这本书的理论是这样的:多数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终身学习者,一类是无所不知者(根据既有所知做判断)。萨提亚想让微软管理团队从书中得到的启示是一个天赋不够的终身学习者,会比那些“无所不知”的人成功。从一个人放大到一个企业,就是终身学习,向外部世界取经的心态,这正是让微软开始重视外部合作的起点,也是重视客户真正的心声,从实际业务需求出发开发产品,而非被平台门户之见(能不能支持iOS,能不能支持开源的Linux)所困扰。在Ignite大会参观一家名为Steelcase的公司如何利用Azure云+IOT优化办公室的案例时,有一名微软总部员工边走边感叹,“我在微软工作8年半了,现在的变化真的挺大的。”
从云为先、移动为先,再到AI为先和量子计算
管理风格的变化,是微软新风貌的右脑,属于感性的变化,而左脑是微软作为一家科技公司的本源——技术,属于理性的变化。
这个世界正在以极高的速度演变出各种技术,云让计算变为一种触手可得的服务,大数据让人类感知世界的维度提高了一个层次,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连接平台打通了人与人、人与物理世界的关系,再加上至关重要的深度学习让人工智能走向成熟——我们正在目睹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对科技公司而言,就是要在这一波又一波的浪潮中,抓住技术升级的机会,让自己成为每一个技术环节都至关重要的角色,走错一步、漏掉一个技术风口,风险都很大。实际上,云计算就已经让很多老牌科技公司措手不及。以至于,一个科技公司的CEO有没有技术眼光(Vision),是一个底线标准。
在技术判断方面,萨提亚上任之后一共说了三个优先,其中两个优先是萨提亚刚出任CEO后时讲的,叫做“移动为先”和“云为先”。从数字上看,云为先的战略已经获得了部分成功——根据微软7月份公布的第四季度财报,微软在智能云(智能云是微软的提法,即提供云服务,且提供有智能API的云服务)方面的收入为74亿美元,同比增长11%,其中服务器产品和云服务收入增长15%,这主要受益于Azure云收入增长97% 的推动)。尽管微软的云服务在最开始阶段较为落后,但微软已经是“少数几家从老牌企业转向云计算的企业之一”,Moor Insights & Strategy Meanwhile创始人、分析师Patrick Moorhead这样评价。其中当然也离不开微软与开源产业的互动,Azure正在支持一系列的开源平台,Linux、Hadoop、MongoDB、Drupal、Joomla……如果需要,这个名单可能会一直列下去。
在移动端,则情况两分。首先萨提亚不得不面对Windows Phone失利的局面,调整团队甚至裁撤人员;但同时微软充分利用了第三方平台,强调协作,让自己的应用实现了全面的移动端覆盖,让微软Office在iOS平台得以推出,扳回一局。而AI优先,是这次Ignite大会上提出的,也是萨提亚在主题演讲中把云计算、人工智能、混合现实作为数字化转型的三个技术基石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再重申一下,我们在本文已经说过很多云的故事,其实混合现实能力也是微软的一大亮点,它的HoloLens可以说是微软在过去大会场景演示片段中的华彩篇章,这一次萨提亚也展示了一个场景:福特汽车公司利用HoloLens混合显示技术,让汽车公司的工程师和设计师(又是关于两个不同部门的人如何协作,说萨提亚没有考虑过这个案例也可以证明协同的重要性,我是不信的)更好的协同工作设计概念车。
而单独强调AI优先,或许源自于AI的“Empower”的能力,毕竟AI已经无处不在,而且微软有其优势。微软Office总经理Jared Spataro在会议期间为我演示了Office365一系列新特性,包括让图片自动排版、自动生成三维动画、为演讲者提供自动多语种实时翻译字幕,其中很多功能都和AI有关。正因如此,Jared Spataro认为,新兴的办公协同软件很难和Office365竞争,这些AI能力的竞争优势真的“挺大的”——当这一位微软总部的高管用流利的中文向我介绍这些,我不禁怀疑自己见到了一个假老外。
图4:讲一口流利中文的Office总经理,向我展示一系列基于AI的特性
我也在电话里和微软中国区CTO韦青进行了一番交流,他认为微软在AI的优势可以体现在多方面,比如微软有丰富的做软件和开发工具的经验,这能够推动AI的普及和应用,实际在Ignite上,微软确实发布了这方面的一些能力,包括:Azure机器学习实验服务、Azure机器学习工作台和Azure机器学习模型管理服务是另计算,而微软在数学、数据和计算方面也有深厚的积累,韦青特别举例,微软亚洲研究院主任研究员、城市计算领域负责人郑宇在时空大数据方面的基础研究,“这是相当基础性的优势”。
萨提亚在《Hit Refresh》一书中对微软在AI的底蕴难掩自豪,他举例,“在微软首席语音科学家黄学东的领导下,他的团队创造了一个对话语音转录在精准性上的记录,堪比人类对照组(由专业速记员组成)水平”,(读到这一段,同为来自全球大华人圈的我也不禁自豪,马上在微信上向黄院士发去一连串的“赞”)。而对于微软在AI方面的技术愿景,萨提亚在本书中也有所透露,主要是这四个方面:
智能助理,用AI技术打磨助理平台,让人机互动变得更加普遍;
应用,为诸如Office 365和Dynamics 365这样的应用赋能,让工作的人更加专注于最重要的事情上;
服务,让模式识别、推理、认知能力,为每一个开发者所使用;
架构,打造最强大的AI超级计算机,让AI基础架构为每一个人所使用;
盖茨非常相信萨提亚的技术前瞻能力,“萨提亚在几个领域下了大赌注,比如人工智能和云计算,这都让微软变得与众不同起来”,他这样评价,而有了这些新的技术组合,和推动全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大目标,萨提亚也更新了盖茨赋予微软的使命,从“让每一个人面前都有一台PC (A computer on every desk and in every home)”,变为现在的“予力全球每一人、每一组织,成就不凡(Empower every person and every organization on the planet to achieve more) ”。
图5:萨提亚对微软新使命,是对比尔?盖茨的“每人有一台PC”的Refresh
虽然外界评价萨提亚是一个谦虚的人,但是似乎他不惧怕冒险,比如把一些可能还在发展中的、未必成熟的技术拿出来让外界所知。Hololens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作为亲身体验过Hololens的人,你要同意它非常酷,但也不得不说因为受限于较小的虚拟现实视野,它的应用也受到不少局限,最近Hololens眼镜还遭遇了零部件供应的困难。但是这并没有阻碍萨提亚继续拿出更前沿的东西展示给公众,所以我们在Ignite上见到了量子计算。和AI一样,人才是量子计算这一前沿技术的根本,微软邀请了量子计算界的各路大神级人物加盟,包括荷兰Delft理工大学的Leo Kouwenhoven,哥本哈根大学的Charles Marcus,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Matthias Troyer和悉尼大学的David Reill,他们分别在量子计算的数学基础、计算理论、工程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
而在微软Ignite大会上,萨提亚亲身上阵,和科学家们共同为量子计算呐喊助威,并宣布了在量子计算机上运行程序的编程语言,并透露稍后整合到Visual Studio中。微软研究院负责管理量子架构和量子计算部门的研发经理Krysta Svore表示,有了这些工具,程序员可以先去开发测试,然后在Azure上模拟量子计算。
在听完萨提亚主题演讲的当天晚上,一位美国资深的云计算和AI领域分析师恰巧坐在我旁边的餐桌,寒暄的时候,我问他怎么看微软和它的量子计算计划。他的回答与我在大会期间几天所碰到的人的看法一样,他先肯定了微软正在发生一些文化和管理策略上的改变。“但量子计算……你懂的,应该还有15年左右的成熟期“,他马上补充说,“你看,这就是微软现在聪明的地方,以前的会议当中,微软展示HoloLens,大家一片惊呼,现在大家对混合现实熟悉了,又开始谈更时髦的量子计算”。
“归根到底,萨提亚就是想让人们觉得微软依然是一个前沿的科技公司,值得追随。”
“那你觉得微软有没有前瞻性?”
“嗯,微软又是一个有远见的公司了。”
“好吧,这样看起来,萨提亚的策略在你这儿成功了啊。”
“也是啊,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