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系统粉 >   IT资讯 >   微软资讯 >  一路反超微软,市值曾一度高达8800亿美金,苹果究竟做对了什么?

一路反超微软,市值曾一度高达8800亿美金,苹果究竟做对了什么?

时间:2017-12-19 来源:互联网 浏览量:

一路反超微软,市值曾一度高达8800亿美金,苹果究竟做对了什么?(1)

跨时代的思维

工业时代的价值观是,崇尚科学,然而,工业时代发展至今,我们不难发现科技进步的速度与幸福增长并不合乎比例,这印证了《创新者的窘境》中的公理——“技术进步的步伐要快于市场需求的增长的速度”,并且“技术越进步,产品生命周期越短”,逻辑推到极致产品周期将会无限趋紧于零。

这也意味着功能体验已经没有最优,消费者对情感体验的需求超过对功能体验的需要,审美代替科技成为互联网价值网最重要的性能属性。

乔布斯和比尔·盖茨可以算是美国创业家或企业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人,要想彻底理解工业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区别,拿这两个人对比再合适不过了。

一般来讲,我们会说微软代表工业时代,拼的是营销;苹果代表的是互联网时代,拼的是产品。今天来看,苹果所代表的产品文化,似乎是王道。但是在一二十年前,商业社会最成功的企业则是微软。

工业时代,产品连接用户的成本巨大,不得不依赖广告,而且,用户接受信息的渠道也相对单一,存在很大的信息不对称,所以,在那个时代,大多数公司都是营销驱动型,通过市场营销活动提前占领了用户的心理认知,就能取得相当大的成功,相比之下,对产品的极致追求就退而求其次了。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产品不好,只不过侧重方向各有不同。

互联网时代,产品连接用户的成本基本为零,产品本身就自带广告属性。认知流通成本的下降,造成的结果是,一个物件,一个产品,只要利用好社会化媒体,以少量的投入,便能迅速窜红,甚至做到家喻户晓,但是,相比这样的关注度,用户的实际购买度却总是略显寒酸。

今天,如果我们不能对这个时代有深刻理解,就不能理解为什么产品是王道。

一路反超微软,市值曾一度高达8800亿美金,苹果究竟做对了什么?(2)

产品=功能+情感

吴伯凡老师在《冬吴相对论》中的一篇文章,叫《Bye Bye企业老板,Hello产品英雄》,文中提到:“四五年前,如果一个企业只是谈如何做产品,而不是如何制定战略、打造品牌,就会被看成是一家胸无大志的企业,企业的领导人一定会被认为是一个小打小闹修修补补的小企业主。而今天,只谈战略已略显滑稽不堪”。

在工业时代,产品生命周期长,成心把一家企业做垮也是一件难事。而今天,生命周期趋近于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竞争优势和品牌优势都在速朽。企业需要具备的是不断的颠覆自我、快速刷新的能力。

苹果的伟大,不仅在于它能推出苹果电脑、iPod、iPhone、iPad这些极致的产品,也在于它能不断地进行自我颠覆,在颠覆中创造新机会,它映射的正是这个颠覆式生存的时代。

产品的重要性前所未有,但产品优秀并不等同于技术领先。功能属性自然是产品的必需属性,但情感属性已然上升为优秀产品的标配,所以,现如今所有的产品都回归到以用户为中心,追求极致的体验。

当我们心肝情愿为iPhone付出高价时,并不是因为它更丰富的功能,大多数人,仅仅是在为其出色的设计和体验带来心动感买单。

我曾经看到过一个日本人写的文章,他在三星工作过二十多年。退休后,他总结了为什么三星打败了日本的制造业,他说:产品不等于制造。在工业时代,我么说产品时,其实我们说的的是产品制造。而他认为这四个字应该分为两个部分:制造和产品。

制造是指与工厂、生产和材料相关的部分;产品是指设计思想、创造附加价值能力,是那种令人怦然心动的东西。

一路反超微软,市值曾一度高达8800亿美金,苹果究竟做对了什么?(3)

产品即广告营销

好产品的理解在今天这个时代已然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工业时代,好产品的标准是功能、技术、价值;而在互联网时代,好产品是单点极致,超出预期,给用户惊喜,然后产生超越商业价值的强烈情感关系。

营销和产品这两个领域密不可分,工业时代营销是公司的首要目标,然而,在今天这个语境中,大家毫无疑问的开始了对后者的追求。

今天这个时代,对于广告的最深刻的本质解释是:产品即广告。产品和广告不能分离开,或者换一句话说,在更高维的商业文明中,产品和营销是一回事。这是商业世界观的升级,营销融于产品,即产品型营销。

雷军说:“我过去20年都在跟微软学习,强调营销,其实好公司不需要营销,好产品就是最大的营销。”这句话我认为很对。

在苹果的鼎盛时期,苹果公司把产品的使命明确的设定为“客户尖叫度”,而不是“客户满意度”。这两种“度”的缩写都是CS。但二者大异其趣。符合预期和超出预期从结果上截然不同,“尖叫”本身就是一种情不自禁的自我表达,它意味着二度、多度传播,推荐的可能性,而“满意”的传播力往往是强弩之末,行而不远。

所以,回到产品的角度谈KPL,其实就是尖叫点。

在互联网时代,让用户超出预期的满意,产品就带有了自传播的属性。值得注意的是,“超预期”有静态和动态之别。静态的超预期让人尖叫,而动态的超预期是能让人持续的尖叫。

一个产品让用户尖叫一次并不算难,难的是让用户不断的尖叫,一个产品一旦有了这种能力,就能在互联网时代无往而不利。互联网时代的品牌是创始人、产品、粉丝之间的合谋,极致的体验,营销与产品合二为一。

留言时刻:

互联网思维之一,“功能成为标配,情感成为强需”。这是社群专栏的第一讲,欢迎你给我留言。

丫空间(yaspace.cn) ,特色活动场地短租平台,以服务为动力,覆盖1000+场地及100+特色服务,旨在帮助活动主组织者完成活动前特色场地租赁、活动服务采购与活动场景设计,从而提高活动组织效率、提升活动品质。

我要分享:

最新热门游戏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1 系统粉 版权声明 最新发布内容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