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4-24 来源:互联网 浏览量:
我们总是高估了未来两年里将发生的变化,过于低估了未来十年将发生的变化。
——比尔·盖茨
刚刚过去的4月4日是微软公司的42岁生日,微软42岁了,股价也到了历史新高,但是它已经不再是一家能够影响全局的重要公司。
微软上市以来的股价走势
恰好在同一天,网站流量分析公司StatCounter发布了一份统计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3月份,Android操作系统的市场份额达到37.93%,而Windows为37.91%,首次降至第二位。
StatCounter发布的2012年3月-2017年3月全球操作系统市场份额
这不是一份操作系统保有量的市场份额数据,这只是基于对全球250万个网站所记录的上网设备的统计而得出的操作系统市场份额,换句话说,这个数据反映的是,在全球活跃的上网设备中,Android已超过Windows成为第一大操作系统。它不是各操作系统真实装机量的统计,但它证明了一个明确无误的趋势。“仅仅5年前,Android设备的网络使用份额还只有2.4%,”StatCounter的分析师说,“微软的统治结束了。”
微软的统治结束了。
不管曾经面临过多少争议甚至非议,微软是它那个时代信息技术的真正王者,它把比尔·盖茨的“让每个家庭每张桌子上都有一台电脑”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它和英特尔一道缔造了群星璀璨的PC硬件和软件产业,构建了全世界最庞大的信息基础设施,并间接促成了互联网向大众的普及。
我至今记得,1995年夏天,划时代的Windows 95发布后,为了在第一时间用上这一操作系统,我和八一厂的一个朋友一起跑到中关村,花了我们两个人差不多整整两个月的工资,购买了热气腾腾刚出锅的英文版Windows 95,以及王志东开发的Windows中文支撑环境RichWin。当时,IBM正在中国市场大张旗鼓地推广OS/2 Warp中文版,但应者寥寥。道理很简单,IBM家大业大,PC操作系统这种小生意,轻轻松松就可以放弃,微软则是生死系于此,绝不会轻言放弃。
事实也确实如此,2005年IBM宣布不再支持OS/2。
就像IBM一手促成了PC时代的到来,微软也事实上推动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就像IBM在它促成的PC时代被边缘化了一样,微软也在它推动的互联网时代被边缘化了。在比尔·盖茨发出《互联网大潮》备忘录之后,微软赢得了浏览器,却输掉了整个互联网。
1995年比尔·盖茨发出《互联网大潮》备忘录
我曾是微软的铁粉,在几乎所有场合为微软辩护。我认为,针对微软的所有反垄断诉讼,都是一帮loser借手破坏自由市场,如果微软有一天将会死去,也该是市场让它死;开源社区将攻击矛头对准微软,实在是有点过于自恋,都在弄操作系统,你弄得比微软更好,更让用户满意,不是比喷口水好多了?
但是,2005年,我放弃了MSN Messenger;2006年Google Docs发布后,我彻底放弃了微软的Office;2008年购买了我的第一台MacBook Pro后,彻底放弃了Windows以及几乎所有的微软系软件。在iPhone之前,我还做了很多年Windows CE的用户,iPhone之后,买手机谁还会考虑微软?我看微软,如同看一个越来越远去的背影,料微软见我应如是。
我曾经以为微软强大到,对手拿它没辙,任何人都拿它没辙。直到我可以非常轻松地放弃所有我曾经以为无法放弃的那些微软产品,这时候才知道,盖茨说“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并非危言耸听,微软实际上要比它看上去脆弱得多。
2014年,执掌微软14年的CEO鲍尔默宣布退休,很多人感慨,微软白白失去了14年,我其实没有什么感觉,这家公司与我已经没有太多联系。微软仍然是一家非常赚钱的公司,在新CEO的带领下,微软从过去Windows/Linux、Windows/Mac、Windows/Android这种阵营之争中脱身,以更加轻巧务实的态度,处理所有的产品问题、市场问题和生意问题。投资者也回馈以积极的反应,微软股价轻松突破十几年前创下的历史高点。
有时候我想,也许微软会成为另一家IBM,一家年长的、规模巨大的、赚钱的公司。它仍然很重要,但不再被视为创新之源,不再引领产业,不再影响技术潮流。这事儿没什么悲情,但还是挺让人唏嘘的,就像看到少年时英俊潇洒的偶像,老成了一个和蔼可亲的大白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