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9-19 来源:互联网 浏览量:
作者:刘润
首发于福布斯中文网
5年前,我离开供职近14年的微软。
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要放弃一个"微软中国战略合作总监"的光环,和一份相当不菲的薪水。
为什么不能先确定能得,再决定要舍呢?
这是因为,未来,是不可知的。在我认识的人中间,没有人可以预知未来。
这也恰恰是生命的精彩之处。面对未知,如果人生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在确定增加50%薪水,提升一级头衔的前提下,才迈出下一步,我估计我此生会寸步难行,或者越走越窄吧?
我想说说起我职业生涯中的三个决定。
1
加入微软
第一个决定是在1999年。
当时,我在一个微软的合作伙伴的公司工作,职位是开发经理,带领一个十几人的团队,开发办公自动化解决方案。
我带领开发的这个产品,获得微软年度合作伙伴奖,因此和微软的不少朋友很熟。
在那之前,我想都没想过我会有机会为我的偶像比尔盖茨工作,直到我一个好朋友突然有一天告诉我,他通过了微软的面试,很快就要离职了。
我瞬间被点燃:原来我们是能加入微软的啊?
我投了简历,并应邀到微软面试。
我记得,我在来上海的火车上,还在认真的背诵着自己的英文简历。我从上午9:30坐进了一个会议室,不断有人进来面试我(四个大陆人、一个香港人、一个美国人),一直聊到下午3:30,终于Daizy把我从会议室领到了一个办公室,里面坐着一个很高大的男士。后来我知道他是唐骏。
又聊了一个小时,唐骏站起来握我的手,说:恭喜你加入微软。
我非常的兴奋。然后再回到到人事部,Laura告诉我薪资待遇。这时候,我傻掉了。什么,微软的收入,只有我现在收入的一半多一点点。
这是我职业生涯中面临的第一次这么大的薪水倒退。到底要不要去?
我和我所有可信赖的朋友商量。不少人觉得,微软就是一个光环,薪水损失太大,没有必要。也有一些朋友觉得要去,不要在乎一时的得失,未来空间更重要。
你们已经知道,最终我还是选择加入了微软。我在微软涨了三年的薪水,才达到之前的水平。但是,我非常庆幸当时做的这个决定,否则就没有之后的成长。
没有人可以给你保证,你最大的决心,来自于你对自己的信心。
2
从技术部到市场部
第二个决定是在2006年。这一年,我已经在微软技术部门工作了七年,领导一个30人的团队,除了上海的团队外,还有2个香港人、1个台湾人、6个韩国人、14个印度人。
这时,Luke来找我,说,你要不要考虑加入市场部门?
我必须承认,市场部门对我的诱惑力很大。技术部门的人总是说市场部门的人太"sales",市场部门的人总是说技术部门的人太"technical",从1985年开始,我就一直和计算机打交道,我想换一换,看看自己是不是适合和外部客户沟通。
通过微软内部面试后,人力资源部告诉我,因为薪资结构不同、岗位不同,所以加入市场部门后:
1)我必须搬出独立办公室,坐在工位上;
2)不再管任何人,变成独立贡献者;
3)基本工资下调20%。
这是我职业生涯中面临的第二次这么大的薪水倒退。到底要不要去?
这次我没有考虑太久,就决定转岗。管多少人才算成功?赚多少钱才算成功?
今天你拥有的,可能恰恰是阻碍你往前走的包袱。
七年之后,我离开微软的时候,更加庆幸当时没有为了一间办公室、20%的薪水停留在原地。
如果不是因为没有确定能“得”,就先决定“舍”,也不可能有之后在更大的江河学习游泳,成为独当一面的微软中国战略合作总监。
3
离开微软创业
第三个决定就是离开微软的这个决定,2013年。你可以失去的越来越多,决定放弃的难度就越来越大。这次的决定,不是降薪20%,也不是降薪50%,而是降薪100%,从此一分钱稳定的收入都没有!
我深知,微软给我的一切,都不是我的,只有我给微软的,才是自己的。我决定从微软这条大江,跳到无边无际的大海中去,放弃那你借来的镶着金边的光环。
今天,我依然深深地热爱着微软,但是我再次无比庆幸自己能做出先舍再得地决定,让我每天醒来都面对着无限的可能。
今天,我为我能用自己的能力帮助这么多传统企业拥抱互联网化而感到非常的满足,也为因此而获得的比在微软更大的回报感到满足。
4
有舍,才会有得
我的职业生涯的三个最重要的决定,都是决定舍,而不是决定得。
其实人生中,可能恰恰只有舍,才需要"决定"。不管多高的职位、多高的薪水,那些都是别人给你的,所以都是别人的。只有你用来换取这些报酬的能力才是自己的。
如果你对更广阔的海洋有渴望,对自己更强大的能力有信心,就别被恐惧拴住了自己。
有舍,才会有得。与大家共勉。
点击下面图片,看最近精彩内容☟
关注刘润公众号:runliu-pub
成为你自己的CEO
商业认知的不对称,带来机会的不平等。为此,我为所有想要提升商业认知、跟上时代变化的朋友们,建立了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社群“进化岛”。
现在登岛,不仅可以查看之前的精华资料,还可与岛上的6200多位同学,交换商业认知与资源,感悟商业之美。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和我一起,把别人的顿悟,变成你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