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8-09 来源:互联网 浏览量:
说到美国公司,大家第一时间就会想到苹果、微软、英特尔等企业,它们的产品渗透到相当一部分人的日常生活中,全球知名度非常高。不过,在美国还有一家公司,虽然在知名度上比不上前几个,但实力却不容小觑,它就是甲骨文公司。
甲骨文始建于七十年代,历经四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级软件及世界最大的数据库服务公司。根据今年7月财富杂志发布的《2019世界500强》榜单显示,其位列第307名,年营收达398.3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805亿元。
上世纪70年代,拉里·埃里森与另外两个合伙人共同出资两千美元,创立了一家软件开发研究公司,即甲骨文前身。因为当时埃里森手里有一个价值40万美元的项目,所以拥有公司60%的权益。
甲骨文的成功,完全可以说是当时的巨头IBM亲手给的。当年,IBM公司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非常有价值和影响力的论文“R系统:数据库关系理论”,而且当时该公司没有开发数据库的计划。这让埃里森看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带领公司开发通用商用数据库系统Oracle。
仅用了数月时间,甲骨文就开发出了第一代系统,但它除了可以完成简单的关系查询之外,没有任何其它功能,还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完善。因此,为了维持公司运转,埃里森不得不承接一些数据库管理项目及做顾问咨询的工作。
两年后,Oracle的功能愈发完善,该系统整合了较为完整的SQL实现,包括子查询、连接及其他特性。此时,埃里森便想着把产品推销出去,以此获得利润。恰好当地部门想买这样一套系统来满足办公需求,在咨询了IBM公司无果之后,与甲骨文一拍即合。因为这个机遇,公司得以快速发展,在80年代进军北美、欧洲、日本等市场,一跃成为全球第四大软件公司。
然而,进入九十年代后,甲骨文公司的业绩首度发生亏损,市值更是狂跌80%。为了扭转趋势,埃里森第一次安排职业经理人参与公司的经营。同时,还组织人手积极研发新产品。几年后,当旗舰产品Oracle7成功推出后,公司才得以扭亏为盈,当年的收入便达到11.79亿美元。
此后不久,从收购DEC数据库部门RDB开始,甲骨文开启了长期大规模并购历史,公司的规模也日益扩大。2000年,与IBM、微软在数据库市场上基本呈三足鼎立的局面,但后来甲骨文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竞争对手。到10年的时候,企业在数据库市场的份额正式超过50%。并于13年超过IBM,成为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仅次于微软。
近些年来,数据库的发展没有出现太大的变革;而随着云计算的发展,其竞争优势正逐渐消减,传统数据库的防线正面临强烈冲击。而甲骨文能否在云计算领域转型成功,还需要时间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