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5-11 来源:互联网 浏览量:
洪小文博士近两个小时的演讲+问答是从一本书开始说起的—《Thinking, Fast and Slow》。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诺贝尔经济奖的得主,他把人类思考的行为分成两大块,一个是我们不假思索,一个是需要好好想一下的。根据这一理论进一步细分,洪老师提出有关 AI 能力的三个问题:
1. 感知:这是猫还是狗?——这是个不假思索的问题(Think Fast)
2. 认知:这是喜剧还是悲剧?——这个要好好想一想(Think a little bit Slow)
3. 决策:微软是否要买下LinkedIn?——重大的决定(Think Slow)
感知:人工智能正在从各个方面超越人类水平,几行代码轻松实现人脸识别
对于第一个问题,涉及语音识别、图像搜索、图像识别,人工智能已经解决的很好。洪小文提到2015年,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深度残差网络做到152层的时候,在ImageNet上的错误率只有3.5%,低于人类5.1%的错误率。更不用说现在还有上千层的深度神经网络。
在2016年COCO图像分割比赛中,微软亚洲研究院再次获得了第一名,比2015年的成绩(当时也是微软第一)进步了33%,超过2016年的第二名谷歌的性能11%。
微软对于这些认知、感知,将其做成微软认知服务,里面有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跟自然语言识别,知识还有搜索,通过API的形式,让学生们、老师们和各个开发者不需要掌握人工智能的专业知识,也可以开发出属于自己的智能应用,从而把AI普及化。Uber、可口可乐都用人脸识别做很多东西。
洪小文还提到前两年风靡的How-Old.net就是用微软认知服务的API,它的人脸识别功能可以识别性别、年龄,而这个应用只用了几行代码。
认知:大数据随物联网崛起,分析、预测、决定全面进入自动化
洪小文介绍,我们有了物联网随时搜集数据,就会有更巨大的数据帮我们实现自动化。在控制系统中有FeedbackLoop的概念,其中包括驱动器(Actuator)、物理世界(Physical World)、传感器(Sensor)、分析(Analysis)、决策(Decision)。
洪小文举例到,例如想治理河流,先有传感器检测水质、之后再分析决定,每一次完成一个Loop都会进步。随着更多传感器随时随地收集数据,就能完成更多的Loop,系统提升就越明显。人也可以用可穿戴设备形成这样的系统,以随时监测健康,提前预警健康问题。微软目前和劳斯莱斯飞机发动机合作,进行飞机油量的自动化管理。不论是监测监控还是监控飞机油量,都是重复性的工作,非常适合AI做。
决策:AI黑盒无法承担重大决策,AI+HI是终极智能形态
人有因果推理,而现在的AI是黑盒子,对于重大决策,我们不会放心交给系统做。这种非重复性任务,让AI去做的价值值得商榷,同时复杂决策常常不是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作推理,它的涉及面太广。
但是AI是否就无法为决策提供价值了呢?AI利用其大数据的处理分析能力,可以为我们推荐值得注意或者研究的点,但里面的道理还要人类自己去求证。正如微软的AnnaTalk,用自然语言提问,系统给出初步的分析结果。AI与HI配合,可以让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
AI威胁论由来已久,人类早已朝着AI+HI共进化狂奔了
洪小文对AI报以乐观的态度,并不认为AI真的会威胁到人。曾经1950年二战结束不久,全世界的计算机用两只手就数的过来的时候,时代杂志就开始宣传机器威胁论。现在回想起来,蛮不可思议的。
洪小文提到他曾经最伤心的是小学一年级没有被选进珠算队,可是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几个会拼命学习珠算。所以人类在围棋上被AI打败也没什么好伤心的,就像现在也不会有人因为珠算算不过计算器而伤心了。
事实上智能的四个层级:感知、认知、创造力、智慧,人类被碾压到1.5层,也就是说大多数常用感知、听、看都被超越了。认知也有相当一部分被超越。
人类应当习惯,就像计算能力和记忆力,我们觉得机器比我们强是很正常的。我们其实早就朝着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共同进化的路狂奔了。
微软硬起来,硬件做的比苹果还好
洪小文说:“最近很多人说,微软的硬件做的比苹果的还好”。微软的混合现实设备HoloLens马上要在中国上市了。
蒂森克虏伯电梯公司的维修人员用HoloLens为电梯进行维修已经用了很久了。AI的确对职场工作产生了一些变化,但我们不是被取代,而是用AI做的更好。
AI=Augmented Intelligence
Human+Machine=Superman
洪小文认为人工智能确实很多方面比人强,但是他也认为人的不完美可能正好造就了我们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