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5 来源:互联网 浏览量:
2019年对于英特尔及AMD都十分重要。在这一年中,英特尔发布了基于10nm制作工艺的第十代智能酷睿处理器及移动平台,AMD则在发布基于7nm制作工艺的第三代Ryzen锐龙处理器及桌面平台之后,又发布了基于12nm制作工艺的Ryzen+第二代锐龙移动平台。双方对于移动架构的理解各不相同,英特尔在大幅度提升处理器及核心显卡性能的同时,更注重于增强科学计算及创意设计能力;而AMD则继续深挖Ryzen+架构及增强Radeon Vega集成显卡的规格。
英特尔第十代Core酷睿移动处理器及平台
英特尔第十代酷睿处理器共有14nm及10nm两个版本,分别应对不同的业务领域及用户需求。后者作为面向中高端移动市场的先锋产品,具有更大的业务发展潜力及更全面的应用范围。以本次科技视讯数码评测室体验的微软Surface Laptop3(英特尔酷睿i7-1065G7)为例,相较于14nm版本其主频及睿频频率更低,但实际效能却有所提升;功耗与发热却大幅降低。
英特尔第十代酷睿处理器 Ice Lake微架构
英特尔酷睿i7-1065G7处理器采用10nm制作工艺,Ice Lake核心架构,四核八线程内部规格。该CPU基本频率为1.30GHz,最高睿频可达3.90GHz;内置8MB三级高速缓存。同时该处理器内置代号为Iris Plus的核心显卡,内置64EU单元,基准频率300MHz,最高睿频可达1.05GHz。该GPU最高支持5K分辨率输出,对4K及8K高清视频提供更出色的编解码处理能力。
英特尔第十代酷睿处理器再次大幅提升每瓦性能,即对于功耗/效能比的提高。而整个平台提升了包括Thunderbolt3,Wi-Fi 6,USB 3.2及视频输出方面的能力。相对于AMD而言,英特尔整体平台规格更高,接口与扩展支持能力更强。
AMD第二代Ryzen锐龙移动处理器及平台
虽然AMD与台积电合作推出了7nm桌面版Zen2处理器,但新一代的移动处理器及平台仍旧基于Zen+架构。同时微软与AMD进行深度合作,推出了微软Surface定制版处理器。科技视讯数码评测室本次体验的微软Surface Laptop3(AMD锐龙R5-3580U)与常规的R5-3500U不同,主要表现在Radeon Vega 9集成显卡多一组CU单元,同时流处理器也达到了576个。
AMD第二代锐龙处理器Zen+微架构
AMD锐龙R5-3580U处理器采用12nm制作工艺,Zen+核心架构,四核八线程内部规格。该CPU基本频率为2.10GHz,最高扩频(AMD自适应动态扩频技术,简称XFR)可达3.70GHz;内置4MB三级高速缓存。与锐龙R5-3580U配合的集成显卡为Radeon™ Vega 9 Graphics,内置9CU单元(576个流处理器),显卡频率1300MHz。该GPU最高可支持4K分辨率输出,并增强了4K高清视频编解码能力,以及支持FreeSync游戏智能显示技术。
多年来,英特尔在移动平台上的地位无可撼动,而AMD虽有全新架构却依旧小心谨慎。因此AMD仍旧采用了上一代Zen+架构来打造第二代移动平台。相对于桌面平台来说,移动平台对于功耗及发热的控制与管理极为严格。这需要处理器厂商具备丰富的移动平台设计与研发经验,以及对于笔记本用户的深刻认识。
微软Surface Laptop3笔记本介绍
2019年10月,微软新一届秋季新品发布会在纽约开幕。微软对Surface系列个人电脑进行了全面升级,Surface Laptop3做为传统笔记本系列也更新至第三代。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代Surface Laptop3提供了两个平台,即英特尔十代酷睿移动平台及AMD第二代锐龙移动平台。12月3日,微软中国在北京正式向中国市场推出这两个版本的Surface Laptop3笔记本电脑。
微软消费及设备事业部大中华区副总裁 沈斌(图片来自微软中国官网)
科技视讯数码评测室第一时间获得了两个版本的微软Surface Laptop3笔记本电脑。我们希望通过两个平台之间的性能及规格对比,体验双方在移动领域不同的表现及理解。由于两个版本的Surface Laptop3在外观上主要区别为尺寸及部分表面材质,因此外观及接口等方面的介绍将主要以英特尔版本为主。
科技视讯数码评测室选取了两款价格近似的微软Surface Laptop3笔记本进行对比测试。其中,13.5英寸的英特尔版本官方售价11988元,配置包括十代酷睿i7-1065G7处理器,16GB双通道LPDDR4x内存以及256GB固态硬盘;15英寸的AMD版本官方售价11288元,配置包括二代锐龙R5-3580U定制版处理器,8GB双通道DDR4内存以及256GB固态硬盘。详细规格及参数请见下图:
微软Surface Laptop3笔记本(Intel)
微软Surface Laptop3在中国市场推出的两个版本可谓泾渭分明,13.5英寸版本采用了英特尔第十代移动酷睿处理器及平台;而15英寸则采用定制版AMD第二代锐龙移动处理器及平台。做为传统Surface系列中的传统笔记本电脑类型,Surface Laptop3以轻薄时尚,优异做工及PixelSense™ 触控屏而著称。
微软Surface Laptop3笔记本电脑采用CNC一体切割工艺,主要表面A及D面均采用高规格的铝合金材质,保证长期使用依旧坚固且不易腐蚀。13.5英寸版本的Surface Laptop提供了包括亮铂金、典雅黑,沙岩金及灰钴蓝等四种颜色可供选择。其中亮铂金及灰钴蓝两款搭配有Alcantara材质的C面键盘区。
微软Surface Laptop3笔记本电脑延续了Surface系列一贯而来的PixelSense™ 显示屏。13.5英寸款式分辨率为2256*1504(201PPI),长宽比为3:2,无论是制作图像或观看各种比例/尺寸的影视剧都极为合适。同时这款屏幕也支持10点触控,并可搭配Surface Pen触控笔进行速记或创作。
微软Surface Laptop3的显示屏具有高亮、高对比度,高色域及广视角等优秀特性。这些都使得需要在户外或亮光处使用笔记本的高级商务用户,对屏幕有较高要求的创意设计工作者,以及追求优质影音效果的玩家都可获得舒适丰富的色彩视觉体验。
做为微软Surface系列的新晋成员,Surface Laptop3也同样支持手写笔收入。这款来自微软的4096级压感Surface Pen触控笔,可支持倾斜书写,轻触屏幕即有反馈。对于需要进行绘画及创作的用户来说,这款触控笔可按需描绘出浓淡阴影或色彩,且工作时延迟极低,有着良好的“跟手感”。
微软Surface高级个人电脑系列有着专为精英或个性用户打造的外设或配置。Surface Pro4时代,用户便可选配采用Alcantara材质的键盘盖,而如今Surface Laptop3延续了这个传统。Alcantara材质有着极好的亲肤体验,表面柔软且具有一定的阻尼感。与传统金属或塑料C面材质相比,Alcantara使得用户手感更为舒适。
微软Surface Laptop3笔记本电脑支持Windows Hello面部识别摄像头。通过上图所示,在主720P摄像头两侧,各有一枚红外摄像头用于提供人脸识别功能。科技视讯数码评测室的编辑在试用时发现,此摄像头识别速度极快。Surface Laptop3开机后登录解锁一气呵成,让分秒必争的商务用户无需浪费等待的时间。
微软Surface Laptop3的屏幕开合角度较大。科技视讯数码评测室的编辑在试用后认为,该设计主要考虑用户使用触控笔进行手写及绘图时,可根据使用环境或需要寻找最合适的角度。当然与Surface Pro或2in1笔记本相比,Surface Laptop3的开合角度造成了使用角度或姿势单一,若长时间使用触控或触控笔则手臂酸痛。
Surface Laptop3同样延续微软Surface Connect接口。其内部被认为采用了高速USB 3.0接口,可支持Surface扩展坞(提供2个DP,1个千兆网,4个高速USB 3.0及1个音频输出接口)等扩展设备。同时该接口支持磁吸技术,电源或扩展坞的接口可快速并“自动”得与本体连接。
微软Surface Laptop3笔记本电脑的出风口与进风口均设置在本体后部。由于其超轻薄的机身设计,使得出风口无法安置于传统的机身两侧或转轴之间;同时微软追求底部一体化设计,并未在底部以镂空方式来设计进风口。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发现虽然Surface Laptop3底部温度较高(底部相当于大型金属散热片),但表面温度较低且不影响正常工作。
与上一代相比,微软全新Surface Laptop3的触控板面积也大幅增加,达到了20%之多。大型一体式触控板更符合现代用户的使用习惯,配合Windows 10操作系统中的多指触控设置,可运用包括左滑后退,右滑前进或粘贴复制等常规操作。该触控板反应灵敏且“跟手感”上佳,可见微软在人性化设计方面有了更大的进步。
整个Surface Laptop3的键盘区(C面)采用了整体性设计,因此除了键盘之外毫无任何按键。电源键被放置在键盘右上“Page Down/F12”与“Del/INS”之间,因为其触感与一般键帽相同,因此有一定的误触可能。在科技视讯数码评测室的编辑体验中,发现该键盘键程长于Surface Pro等一系列超轻薄或2in1笔记本,回弹力度也较为扎实,回馈感强烈。
Surface Laptop3因内部空间极为紧凑,也影响到本体上的外部接口。整台笔记本仅有USB 3.0 Type-A及Type-C接口各一,支持视频输出,为设备充电等功能;后者还可通过支持PD技术的Type-C电源供电。除此之外,Surface Laptop3仅有一个耳机/麦克风接口。若用户需要额外扩展,可考虑选购Surface扩展坞或Type-C扩展器。
13.5英寸版本的Surface Laptop3本体重量仅为1.27Kg;搭配随机电源也仅在1.55Kg左右。这个重量对于一款几乎采用全金属外壳的笔记本来说可谓极致轻薄。微软设计Laptop系列便是希望减轻商务用户负担,让使用者能够轻松上阵。
13.5及15英寸的微软Surface Laptop3均配备了相同的65W电源,采用Surface Connect接口与本体连接。该电源十分小巧,同时还包含USB接口一个;其不仅可为移动设备充电,还可接插U盘或读卡器等存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一定程度上解决了Laptop3系列本体仅2个USB接口的问题。
微软Surface Laptop3笔记本(AMD)
微软Surface Laptop3另一个版本为15英寸,同时提供了英特尔十代酷睿及AMD二代锐龙两个移动平台供用户选择。中国地区并没有发售15英寸的英特尔版本。相较于13.5英寸版本相比,15英寸版Surface Laptop3在尺寸和重量上都有较大的变化。不考虑平台之间的差异,我们推荐用户根据使用场景及实际需求来进行选择。同时两个尺寸的价格策略也极为不同,用户需仔细研究区分后再考虑购买。
微软Surface Laptop3 15英寸版本同样采用了PixelSense™ 触控屏,分辨率提升为2496*1664,长宽比3:2;与13.5英寸版本相同的201PPI值。也就是说,两个版本的Surface Laptop3显示精细度完全一致,15英寸版可提供更多的显示面积及显示内容。在我们实际测试中发现两者显示效果及色彩等方面表现基本一致。
与13.5英寸版本中提供了2款Alcantara款键盘不同,15英寸的Surface Laptop3仅提供金属键盘(即C面同为CNC一体成型铝合金材质)。当然,15英寸款式的键盘区更大,同时键帽也相对更大一些。不过两款键盘在敲击回馈,键程等方面的手感完全一致。
即便为15英寸款式,Surface Laptop3仍旧保持了1.57Kg的本体重量,以及1.85Kg左右的旅行重量。这个体重与许多14英寸轻薄笔记本的数据类似。可以说在“瘦身减重”方面,微软确有其独到之处,用料和做工也十分讲究。当然在便携和易收纳等方面,13.5英寸版本更为方便且轻松。
除了处理器平台,尺寸与重量不同,微软Surface Laptop3最大区别在于无线网络的支持。13.5英寸英特尔酷睿版本支持Wi-Fi 6技术,而15英寸AMD锐龙版本则仅支持Wi-Fi 5。前者是正逐渐普及的全新无线标准,可提供更好的联网能力及运行速度;在用户较多或场景复杂的环境中,具有更佳的连接能力与稳定性。
微软与英特尔及AMD都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此次推出双平台战略则是为了向用户提供更多产品以供选择。同时英特尔与AMD在移动处理上不同的设计及选择,也形成了各自鲜明的产品风格及独特的理念。科技视讯数码评测室将通过包括常规理论测试,生产力及创意设计测试,3D渲染及游戏测试等多个方面对两者进行对比,寻找更适合消费者的产品。
综合测试项目对比
1 PCMark
Intel平台得分3831/AMD平台得分3442
PCMark10是一款专业的个人电脑整体测试评分软件。其综合考虑了用户在众多方面使用个人电脑的重度应用体验。随着多年发展,不仅仅是处理器,业界领导者及标准创造者们所倡导或参与的内存,存储等技术均有着巨大的变化及提升。
PCMark 10 Extended完整测试中,采用英特尔十代酷睿的Surface Laptop3总分相比AMD版本提升了10.15%,体现了英特尔平台更强的性能输出能力。从子项分析来看,AMD在常用基本功能方面落后约1700分,生产力软件应用落后约1200分,数字内容创作高约400分,游戏方面落后200分。
2 Passmark
Intel平台得分4654.0/AMD平台得分3183.8
Passmark是一款针对个人电脑整体硬件平台进行测试的专业软件平台。Passmark可根据处理器,显卡2D加速,显卡3D渲染,存储性能等多个方面对个人电脑进行测试并给予分数,供用户判断PC性能。
在Passmark的双平台测试中,英特尔版本Surface Laptop3全面超越AMD版本,提升幅度达到惊人的30%。同样以子项进行对比,CPU Mark中AMD平台落后约2000分,2D图形落后约240分,3D图形落后约500分,内存落后约1200分,磁盘子系统落后约5700分。
3 鲁大师
Intel平台得分249561/AMD平台得分202534
作为国产个人电脑,鲁大师专业的硬件评测、准确的硬件检测、全面的硬件保护,为用户的电脑硬件安全保驾护航。鲁大师通过精准算法对电脑硬件进行跑分,一键了解硬件性能情况,让用户明确所使用PC性能。
鲁大师整体测试中也同样体现出英特尔十代酷睿平台的强大之处。处理器子系统测试,AMD平台落后约30000分;显卡性能近似;内存性能落后约850分;磁盘性能落后约13000分。
CPU及GPU测试
1 Aida64 GPGPU Benchmark
Intel平台得分303.9/AMD平台得分282.1
AIDA64是老牌个人电脑系统检测及测试应用程序,包含了完整的系统内各硬件、软件、接口,规格配置等数据信息。同时我们可通过AIDA64对处理器及显卡子系统,处理器缓存及内存子系统进行精确而有效的单项测试。
AIDA64 GPGPU Benchmark中包含了十分详细的CPU及GPU在整数,浮点运算等方面的性能表现测试内容。我们以常规的Single-Precision Julia项目进行对比,该子项考验了显卡在处理Julia语言中基础数值及标准数学函数等方面的性能表现。在此项中,英特尔十代酷睿中的Iris Plus显卡能力同样领先AMD Radeon Vega显卡。
2 Aida64 Cache&Memory Benchmark
Intel平台得分53888/AMD平台得分32518
自从内存控制器集成于处理器内部之后,内存子系统性能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AIDA64 Cache & Memory Benchmark着重于内存及处理器缓存性能测试。我们以内存读取项目为评判标准。这里必须注意的是,两个平台所选用内存类型及规格不尽相同。
Surface Laptop3两个平台中,英特尔平台采用了16GB双通道LPDDR4x-2133MHz,而AMD平台则为8GB双通道DDR4-2400MHz。前者凭借着更大的内存容量及优秀的控制器表现,在内存读取测试中获得了近乎40%的性能提升结果。
3 Basemark GPU
Intel平台得分789/AMD平台无法完成测试
Basemark GPU是一款专门针对GPU及整体平台的性能测试软件。用户可选择不同分辨率,不同API(包括DirectX 12,Vulkan及OpenGL等),画面品质进行性能测试。为了体现两款Surface Laptop3的实力,我们均采用默认配置(3840*2160分辨率,Vulkan 1.0 API,bc7纹理压缩)进行测试。
英特尔平台测试得分为789,远胜于之前我们测试的八代平台中广泛应用的UHD620等核显。而AMD平台则十分遗憾,无论我们进行怎样的设置,切换不同API及分辨率,均无法正常进行测试。
由于三个API设置都无法进行测试,软件出现了报错现象。因此我们怀疑该测试软件与AMD平台无法兼容。对于AMD方面来说,其整体性能却有提升,但是对于大量的应用软件来说仍需通过兼容性这一关卡。
计算力测试项目对比
1 Geekbench 5
Intel平台得分10312/AMD平台得分10808
Geekbench是一个跨平台处理器及计算力测试软件,同时支持微软Windows及苹果OSX双平台。我们使用Geekbench最新5.0版本对Surface Laptop3进行测试,以体现其在科学运算等方面的能力。
Geekbench的Computer Mark测试项目主要考察个人电脑平台的计算能力。在这一局中,AMD终于扳回一城,虽然差距不到5%。Geekbench该测试主要考察平台对于OpenCL方面的能力测试,AMD凭借着Radeon Vega集成显卡获得了些许优势。
2 SuperPi
Intel平台8.609sec/AMD平台11.844sec
SuperPi是传统处理器能力测试项目,也是许多超频爱好者争相追求的比拼内容。SuperPi考验CPU及平台对于圆周率计算方面的能力。我们通过运行1M(一百万位)来对比两个平台的表现。
SuperPi是英特尔平台的传统优势项目,体现的是单线程/单核处理能力。AMD全新锐龙平台虽有进步,却仍旧无法撼动英特尔在这一领域的优势。该项成绩的单位为秒,得分越低越好。英特尔平台普遍提升达到了37%之多。
3 CPU-Z
Intel平台得分2390/AMD平台得分2231.1
CPU-Z是一款专门针对处理器及个人电脑平台的检测工具软件,其主要作用为甄别处理器规格及配置;同时可提供包括主板、内存,显卡等方面的规格信息。同时,这款工具软件也提供了基本的处理器测试内容。
AMD十分注重多核心及多线程的性能表现,因此我们主要以CPU-Z多线程测试成绩进行对比。英特尔平台得分相比AMD平台提升超过6.6%。同时这个时代的移动平台,即便如英特尔i7-1065G7及AMD R5-3580U这样的低电压版处理器,其性能表现已经与英特尔六代酷睿台式i7处理器近似甚至超越。
创意设计测试项目对比
1 PR 2020
Adobe公司所推出的Premiere Pro是一款专业的视频后期软件,也可看作是业界标准。为了测试两个平台在创意设计项目中的表现,我们分别采用了一部容量为750MB的4K+HDR演示片,使用PR 2020中默认的FHD 24FPS格式进行转码,分别记录其所需时间。
英特尔平台仅用97秒便完成了测试。同样的测试项目我们曾在英特尔历代酷睿移动平台上进行过,由此可证明英特尔全新移动个人电脑完全可胜任4K级别的视频编解码及后期工作。而可惜的是,在同样的操作系统及PR 2020版本中,AMD平台均无法进行后期处理,导入视频后无论我们做怎样的设置,都提示无法进行工作。
我们使用的微软Surface Laptop3操作系统均为Windows 10 64bit家庭版 1909最新版本;而测试的应用程序均为Premiere Pro 2020官方最新版本。AMD平台无法完成测试可能同样是兼容性或显卡驱动引起。但微软的系统及软件更新并未提示有新驱动或补丁需要升级,我们进行了多种常识包括关闭GPU加速依旧无法实现测试目的。
2 Lightroom 2020
Lightroom作为Adobe面向图像,摄影师等创作者而开发的图片管理程序,自身附带强大的后期处理工具,已经成为许多图像工作者首选的照片后期工具。我们使用数码相机拍摄的70张RAW图片,通过LR 2020自带的导出工具转制为同等规格的Jpeg图片文件。并通过计时对比两个平台的不同性能。
在两个平台的对比测试中,英特尔平台凭借着良好的性能表现以2分多钟完成了工作。而反观AMD平台则需约6分钟才可结束。由此可见十代酷睿的性能确实更为出色,能够大量节省用户或创作者的等待时间,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由此也证明了全新酷睿平台确实适合作为移动创作的工具。
3 X265 Benchmark
Intel平台24.275FPS/AMD平台17.03FPS
X265是如今主流的高清及超高清视频编码格式。X265 Benchmark测试工具通过对一段1080P全高清视频的编解码来体现个人电脑的处理能力。对于具有高效能多媒体指令集的新一代处理器来说,这项测试体现了它们的创作表现能力。
两款Surface Laptop3笔记本电脑中,采用英特尔十代酷睿的版本相比AMD提升将近30%。可见英特尔对于数字创作方面的支持能力远胜AMD这一方。该测试体现了使用英特尔平台的用户将获得更大的执行效率。
3D渲染测试项目对比
1 Cinebench R20
Intel平台得分1777/AMD平台得分1535
来自MAXON的Cinebench R20是一款十分流行的3D渲染测试软件,主要考验处理器及平台在3D渲染计算方面的能力,同样该软件对于多核心或多线程支持较好。Cinebench R20对于处理器频率,效能及内存频率都十分敏感,得分颇具参考价值。
英特尔平台表现出了更好的3D渲染能力,相比AMD的二代锐龙则提供了超越13%的性能输出。这表示英特尔平台更适合作为移动渲染工具使用。
2 Corona
Intel平台渲染量1639440/AMD平台渲染量1433460
Corona是一款小巧的3D渲染测试工具,通过渲染一张BTR战车的图片计算个人电脑所需时间及每秒渲染数量。
Corona测试中,英特尔平台提供了超越AMD平台约12%的渲染量。
3 Pov-Ray
Intel平台39.48sec/AMD平台47.55sec
POV-Ray是一款十分流行的3D渲染测试工具,也被Futuremark植入于PCMark 10之中。我们使用其单独对两个平台进行3D渲染测试。
在Pov-Ray测试中,以平台完成时间作为评判标准。英特尔平台以不到40秒完成渲染工作,而AMD评测则需要47.55秒。
游戏测试项目对比
1 3Dmark
Intel平台得分2819/AMD平台得分2575
3DMark作为最热门的3D渲染测试工具,主要体现了个人电脑在3D游戏处理方面的表现与能力。我们主要以Fire Strike项目体现两个平台的性能,其标准设置为1920*1080全高清分辨率,微软Direct X 11 API。
在Fire Strike测试中,英特尔平台同样领先AMD平台8.66%。相较于以往UHD系列核显,英特尔全新Iris Plus核显的性能得到大幅提升。我们体验的i7-1065G7内置了64EU的最高规格,因此其性能拥有与AMD Radeon Vega一战的实力。
2 Dota2
Intel平台平均帧数51/AMD平台平均帧数42
在DOTA2中,我们也设置了全高清分辨率,全屏独占模式,在画质表现方面,我们几乎打开了全部特效。这款游戏对处理器也有着一定的要求,传统轻薄笔记本在类似设置中表现不佳。
与AMD平台相比,英特尔十代酷睿平台表现更为出色,其帧数基本保持在45-55帧之间,总体稳定且流畅。而AMD平台表现仅在35-45帧之间,体感表现不如英特尔平台。
3 CS:GO
Intel平台平均帧数42/AMD平台平均帧数51
游戏测试中我们主要体验了FPS多款。以CS:GO为例,这款全球流行的3D FPS游戏大作有着极高的人气。我们配置了较高的画质规格,希望考验下两个全新移动处理器平台的游戏能力。
CS:GO双方表现相反,AMD平台凭借着更好的Radeon Vega集成显卡获得了更高的帧数,不过两者的画面表现没有什么区别。
存储测试项目对比
1 CrystalDiskInfo
微软Surface Laptop3英特尔版本采用了来自东芝的BG4系列固态硬盘。其规格为256GB容量,PCIe X4接口,NVMe 1.3数据协议。由于Surface Laptop机身内部空间狭小,因此采用了M.2 2230规格。
而AMD版本中,Surface Laptop3则采用了来自海力士的固态硬盘。其规格同样为256GB容量,PCIe X4接口,NVMe 1.3数据协议。
2 CrystalDiskMark
Intel平台读取每秒2306.58MB/AMD平台读取每秒1987.85
CrystalDiskMark是我们十分熟悉的存储设备测试工具。这款小巧的软件能测试包括硬盘,固态硬盘等在内的多种存储设备;可测试设备连续读取/写入,4K读取/写入等多种能力。
虽然存储测试性能主要依靠个人电脑所使用存储设备的自身能力,但对于处理器及平台的存储管理及控制也有一定的要求。在该测试中,使用东芝BG4固态硬盘的英特尔平台大幅领先AMD平台。
3 mSMART
Intel平台读取每秒2340MB/AMD平台读取每秒2039.6
mSMART是一款多功能存储设备测试软件。使用者可通过该软件详细了解存储设备的型号、规格、配置,使用量等多种信息。同时其附带的测试工具也可考察存储设备连续读写等多种能力。
mSMART测试结果与CrystalDiskMark类似,同样验证了双方的实力之差。
使用体验
1 屏幕对比
Intel平台sRGB色域96%/AMD平台sRGB色域94%
考虑到现代精英商务用户,创意设计用户等对显示效果的要求有着进一步的提升。微软Surface Laptop3的两个版本均配置了72% NTSC规格的显示屏。
通过Spyder5Elite的校色及测试我们发现,两个版本的Surface Laptop3其sRGB测试结果达到了95%左右,AdobeRGB测试结果为72%,可以认为与官方标称一致。两款笔记本高色域表现优秀,无论在影音效果或图形图像制作中都有着更好的体验。
2 续航对比
Intel平台续航时间7小时59分钟/AMD平台续航时间6小时50分钟
在续航测试中,我们使用PCMark 10最新版本中提供的续航测试项目来进行。考虑到精英商务人士最看重现代办公内容,因此我们将以该测试为基准点进行对比。该测试内容为循环使用包括Office等在内的多种办公应用。
我们分别将两款笔记本设置为最高亮度及最大性能,希望模拟更为严格的户外高要求使用场景。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英特尔平台相比AMD整体有着约1个多小时的续航优势。对于商务应用来说,这一小时已可解决大部分的问题。
3 高负荷工作温度对比
Intel平台最高温度50.9℃/AMD平台最高温度54.7℃
科技视讯数码评测室编辑使用工业级红外及激光测温枪对两款笔记本进行温度测试。我们使用AIDA64中所附带的压力测试对每一台Surface Laptop3进行压力测试。经过30分钟后,使用测试枪拍摄键盘区整体温度表现。
虽然Surface Laptop3中英特尔版本为13.5英寸,相较于15英寸的AMD版本其散热空间及面积更小,但实际温度表现却更为出色。我们认为这一方面是英特尔10nm制作工艺的先进之处,同时也体现了整个酷睿平台的发热量更小。
各测试项目总结
经过将近一周的测试与体验,这两款12000元价格档次的Surface Laptop3的表现可谓天差地别。相对而言,AMD平台仅在有限的测试项目中获得领先;而反观英特尔平台版本,不但拥有更好性能,内存也达到了16GB。前者在微软官网若要升级至16GB则需再加2200元之多。虽然两者尺寸不同,但明显13.5英寸的英特尔版本更适合需要移动及经常外出的商务人士,其续航及持久力也原生AMD版本。
第三代Surface Laptop再次体现微软强大研发及设计能力
整体评测与试用完成后,科技视讯数码评测室对这两个平台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正如在文章之前我们所提到的,英特尔与AMD对于移动平台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认知。英特尔更关注于整体平台的全面发展,这其中包括处理器及核显在性能与规格上的提升,对于AI人工智能及科学计算方面的支持能力,以及满足移动创意设计需求等方面均颇有建树。
相对而言,AMD虽然与微软之间强强联手,采用体质较好的晶圆推出了定制版本的二代锐龙移动平台,却因为仍旧采用12nm制作工艺及Zen+架构,因此在性能及功耗等方面并没有能够超越10nm英特尔十代酷睿平台。其处理器性能总体与八代酷睿近似,R5-3580U与英特尔酷睿i5-8265U的表现在伯仲之间。而AMD原本的强势之处——Radeon Vega 9集成显卡,在英特尔Iris Plus核显面前也只是旗鼓相当。
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个平台的兼容性与稳定性表现。虽然这几年AMD的努力也大幅提升了其业界影响力,使得其软件兼容性有所提升。但我们仍旧发现在部分测试项目中,AMD平台出现报错或无法运行的情况。从这个角度考虑,英特尔平台的可靠度也更值得用户信任。
微软商城提供大量Surface系列外设可供选择
因此科技视讯数码评测室认为,纵观微软Surface Laptop3两个平台的表现,对于追求极致移动及性能体验的用户,我们更推荐采用英特尔十代酷睿平台的13.5英寸版本;若用户希望获得更大显示面积及更高分辨率,则也可考虑AMD二代锐龙平台的15英寸版本。而且虽然从价格上来看,英特尔平台相比多700元,内存则增大至16GB,这对于如今的软件应用来说更为重要。
微软Surface Laptop3超轻薄笔记本电脑设计出色,做工极佳,其优缺点总结如下:
1. 采用英特尔10nm版十代酷睿及AMD二代锐龙平台,给予用户更多选择;
2. PixelSense™高分辨率广视角高色域触控显示屏,助力创意设计;
3. Windows Hello极速登录;Surface Connect磁吸扩展接口;多能USB-A/C接口
然而Surface Laptop3价格相对较高,是专为精英商务用户所量身定做的产品。若用户选购16GB内存或大容量SSD固态硬盘版本则采购成本过高。底部设计为本体散热片,长时间使用后拿取时需注意烫手。Surface Laptop3本体仅2个USB接口,且不直接提供HDMI及SD卡支持,均需转接或外接扩展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