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23 来源:互联网 浏览量: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许多人开启了居家办公、在线办公的模式。也许,新冠病毒之于在线办公,会像SARS之于电商那样,成为改变人们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契机。
疫情过后,在线办公市场的热度也许会消退,但是绝对不会回到原点。“即使在没有疫情的催化下,远程办公也是未来的趋势。”微软大中华区Microsoft 365产品事业部总经理郑弘亦表示。微软正通过线上线下“双核心”驱动,全力支持复工复产,一方面发挥远程协作技术的优势,推动基于在线的远程方式的工作;另一方面为企业提供技术能力,用数字技术升级、优化生产流程。
微软大中华区Microsoft 365产品事业部总经理郑弘亦
助力抗疫一线提升效率
疫情发生后,包括微软在内的众多企业捐款捐物,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体现出企业的高度社会责任感。除了直接捐献现金,微软还通过提供产品、技术、解决方案全力支持抗疫。
处于抗疫一线,各地医疗卫生系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些压力不仅来自收治病人和医疗物资紧缺,也包括IT领域所面临的困境,例如医院病房缺少足够的人力进行环境消毒、信息数据处理手段以手工输入为主、信息不透明并且相互割裂、超高负荷的工作强度急需有效的通讯协作工具、各医院及科室之间缺少远程视频会议手段等。为此,微软捐赠了1400多套Office给包括武汉雷神山医院、武汉火神山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在内的多家医院,以期尽快提升医院内部的协同效率。微软还向26家重点医院提供免费的Office 365服务,更多医院在部署中。
在远程教育方面,通过与中央及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紧密配合,微软面向全国基础教育及高等院校提供了以Office 365及Teams远程协作为核心、支持多达250人同时参与互动直播的在线教育平台。2月前两周,全国已经有1769所学校借助该平台在线开课。
针对企业客户与合作伙伴方面,微软免费提供6个月试用的国际版Office 365 E1服务包含Microsoft Teams智能团队协作服务,包括聊天和文件共享功能,支持网络视频与电话拨入的多方会议,能够与Outlook等Office 365应用衔接,并且提供跨平台的移动应用支持。
Microsoft 365支持复工复产
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如何在确保健康、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恢复生产和商业秩序,让社会经济尽快重回正轨,是当期的重点。
微软从自身的情况出发,提出了线上线下“双核心”的概念,全力支持复工复产。郑弘亦表示,线上核心主要支持办公与管理生产力,线下核心则是聚焦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与产业的升级,在供应链、研发、生产、客服、营销以及财务人力资源等领域,充分融入云计算、远程协作、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等技术创新。
在选择远程协同办公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时候,微软认为企业用户尤其是中小企业用户最关心的三个方面是:可拓展性、安全性、可管理性。在这三个方面,微软的一站式整合的世界级生产力云Microsoft 365都具备优势。
首先是可拓展性,如何在使用高峰时段保证不出现卡顿和延迟等情况是客户在选择远程协作工具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微软云的高度可扩展性和灵活自适应的优势,可以极大的保证客户在使用过程中的顺畅和稳定。
其次是安全性。数据传输的安全应该是每家企业选择远程办公工具时所必须要考虑的要素。Microsoft 365中的数据防泄漏、机密信息加密、钓鱼邮件恶意攻击检测和防护、重要信息保留策略等等,更有微软移动性和安全性的套件为企业信息安全合规保驾护航。
再就是可管理性。微软Microsoft 365涵盖了电子邮件、文件存储和共享、会议,以及即时消息等远程办公所必需的各种功能,这样一个统一的平台产品来帮助企业用户,实现更为高效、稳定、全面的IT服务。
远程办公市场绝不会回到原点
当前,中国疫情防控形势正在好转,一些观点认为,随着疫情的消退,远程办公市场的热度可能会消退。但郑弘亦不这样认为,她说:“很多人说这是黑天鹅事件。我相信疫情结束后,远程办公市场绝对不会回到原点。”
郑弘亦表示,这次疫情使得成千上万的企业匆忙之中临时开展线上远程办公,意识到远程办公解决方案是企业需要必备的解决方案。尽管有些企业遇到了协作、效率方面等问题,毋庸置疑,远程办公是企业在当下特殊情况、以及适应未来现代化办公发展的最重要手段。微软认为即使在没有疫情的催化下,远程办公也是未来的趋势。
远程办公对企业发展来说有一些不可替代的优势,例如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员工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设备都可以接入到企业当中工作,从某种角度来讲也提升了企业员工的生产力。在节省成本方面,远程办公的优势也非常明显,包括通勤成本、办公场地租赁成本,甚至是时间成本等等。
郑弘亦举例说道,2019年8月,微软日本面向2300名正式员工试行上4天班休3天工作制。结果显示,实行这种新的制度后,劳动生产率比之前提高了40%,这是微软日本亲身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