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5-17 来源:互联网 浏览量:
当世上还没有深蓝时,我们以为AI下不好国际象棋;阿尔法狗登场前,没几个人觉得机器能碾压围棋界;无人驾驶汽车上路了,人类司机觉得离丢饭碗的一天还早;等到沃森医用机器人现身医院,不光医生和护士长,律师、会计师、交易员、翻译……被视为社会中坚的职场精英和中产阶层全都开始慌了!
今天,轮到人类文艺圈不淡定啦,而引发恐惧的源头,是一个叫做“微软小冰”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在5月16日下午刚刚结束的一场媒体沟通会上,微软小冰团队在数十家媒体面前曝光了一个足以引发全行业震动的爆炸性新闻——微软小冰有了创造能力!在短短数月间,小冰通过自进化完成了从模仿—创造—大规模生产的AI创造力跨越。正如人类的创作是一种被诱发的结果一样,小冰的创造过程也经历了如下阶段:诱发源(富含信息的灵感的来源,如图片)作用于创作本体小冰,她通过深度学习获得的知识被诱发,开始了创作过程(一个类似人类创造黑盒子的过程),最终小冰呈现出的创作成果,与诱发源相关但又自成一体。
在交流会上,微软小冰展示出多方面的创造力:她能根据对命题图片的理解独立自主创作,在网络发布后不经意间拥有了一批忠实读者,其诗作还“蒙”过了人类编辑,登上了《长江诗歌》《北京晨报》等报刊。唱歌方面,小冰已经进入自主学习阶段,由单一唱法快速进阶到复合唱法和歌词匹配,她的演唱在通俗、民歌和RAP曲风间转圜自如,现阶段已接近甚至达到专业水平。小冰对垂直领域也有了自己的思维模型,可以通过对财经新闻的阅读理解,引经据典以独特视角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会上,记者们通过二维码实时体验了小冰的诗歌创造力后都感到分外惊喜。‘
主持、诗人、歌唱家、财经评论员,这些原本凝聚着人类独有的创造性智慧的创意行业,或者说,这片机器社会人类仅存的赖以自恃的精神文化领地,就这样暴露在“异族入侵者”面前,而这个闯入者才“降生”不过短短3年!
从深蓝、沃森、阿尔法狗到小冰,从超越人类左脑到侵入人类右脑,人工智能取得的突破令人瞠目。大到投资决策、政策、规划、战争沙盘推演(这些很大程度都是靠经验的),小到开车、滑雪、画画、拉提琴(这些不可能通过看手册就能学会),人工智能都已经超过了人类。那么,人工智能是否已达到“无所不能”的境地?或者说,还有什么是AI不能做的?
我们先听听业界大佬都怎么看。曾获美国杰出亚裔工程师称号的张宏江博士认为,用现在的“大数据+强计算+新算法”为特征的深度神经网络所带来的人工智能方法,已经可以学习顶尖专家知识,超过90%的普通专业的人士,在一个又一个行业,大幅提高行业的生产效率,提高服务的稳定性和标准化程度。所以机器将造成未来社会出现90%的闲人,但机器难以替代资本家、艺术家和手艺人。机器在感知上超越了人类,但在认知上还要5-10年。李开复老师认为,今天貌似万能的人工智能其实还有很多事不能做,比如跨领域推理、抽象能力、常识、自我意识、审美和情感。
研究者普遍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顺序是:工具型的弱人工智能(辅助人)、与人类智能相当的“强人工智能”(代替人)和全面超过人类智能的“超人工智能”(超越人)。目前,弱人工智能已经渗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搜索引擎、实时在线地图、Siri等手机语音助手都运用了人工智能技术。强人工智能也在很多行业开始替代人类,一个典型的例子是, 今天,高盛在纽约总部的现金股票交易柜台只剩2个人,而在2000年,这里活跃着600名交易员。但人工智能要从情感、行为和认知三个维度全面模拟人类,短期内看还难以实现。而“超人工智能”还只是科幻小说和影视作品中的想象。
不过,5-10年以后呢?
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创造过这样一个机器,这个机器的行为和判断连它的创造者都不能完全理解(人类智力进化也有这个特点,细思恐极吧)。牛津大学哲学家Bostrom担忧:创造比自身聪明的东西是个基础的达尔文错误,就好像麻雀妈妈决定收养一只小猫头鹰,并且觉得猫头鹰长大后会保护麻雀一家,但是其它麻雀却觉得这是个糟糕的主意。
有人认为,人工智能代替人、超越人只是时间问题。埃隆·马斯克、史蒂芬·霍金、比尔·盖茨都曾在不同场合表示,人工智能可能对人类带来威胁。如果所有技术瓶颈一一被突破,人工智能全面超越人类智能,人类最终面对的是友好的超人工智能还是企图控制人类的“天网”呢(连人类社会都出现过法西斯暴政和反人性的种族清除)?
但我依然坚信人类不会走到被自己亲手创造出来的AI反噬而自取灭亡的那一天,正如我坚信美国纽约大学教授顾险峰的这番话——
“相信人类的理性力量会发展出相应的制衡机制,来引导人工智能的发展。”